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(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与讲究)

近日,春节过后,又迎来了一个传统节日——正月十五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元宵节”。不少人误以为元宵节仅仅是埋头吃汤圆、品尝元宵的节日,其实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习俗礼仪。

首先,我们得知道,元宵节并不是总是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个固定日期过的。因为农历的日期不同于太阳年的数字,中间还夹杂着闰月的概念,所以给人的感觉总是日日月月都在变来变去。所以,元宵节的日期自然也会跟着农历变动。那么,元宵节为什么很多年都是农历正月十五呢?

传说中,元宵节起初是为了祭祀的活动,是早期古人在每年秋冬之交进行祈年祭天的一种形式。后来发展成了元日(即春节)之后的第一次赏月。那么为什么是正月十五呢?这可要从一个传说说起。

据说,汉武帝时期,一天,皇帝看见夜空挂着一张特别美的圆月,就问左右的侍从:“这张圆月是十几号的?”左右的侍从听了这个问题之后,非常费解。因为遵循当时的历法,应该是已经过了初一,做好了准备开始元宵的制作了。于是,大臣们就上书给皇上说,为了顺应百姓的喜好,改在正月十五这天供奉元宵,做出和模仿月亮的形状,也起到给百姓送祝福的作用。根据此传说,正月十五才被定为元宵节的固定日期。

既然得知了这个节日的来龙去脉,那么我们也该来了解一下节日当天人们的习俗了。

首先,吃元宵是当之无愧的传统。元宵的制作非常精细,其中还有许多艺术性较强的元素。元宵馅的品种也非常丰富,有豆沙、红枣、芝麻、花生等等,其实,制作元宵也是一种技艺活,可以说是中国糕点中的一种代表。

其次,赏花灯也是节日的不可或缺的习俗。元宵节,也称为花灯节,其中的“花灯”就不仅仅是那种纪念品小摆设的意思了,而是一种融合了灯笼和雕塑元素的艺术品。现在,不少城市的公园、广场和商业中心均会搞一些规模较大的花灯展览,让游人们在夜间漫步,欣赏花灯的美丽。

延伸开来,元宵节还有“猜灯谜”的习俗。在元宵节这一天,人们会在灯笼上挂上谜语,让大家来猜琢。猜对了的话就可以获得奖品,一些高难度的灯谜甚至可以考验游戏者的智商。

另外,一些地区还会开展舞狮、舞龙、打击乐等表演活动。这些传统表演形式,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情,也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
综上所说,元宵节虽然起源于古老的传统祭祖活动,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后,已经成为了一种以猜谜、品尝美食、欣赏花灯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团聚节日。在今天这个万物互通、文化多元的时代,我们也应该好好的继承、传承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,让自己更加的融入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20d5.com/445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