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,这个位于河北省的城市,是一座我非常喜欢的城市。曾经有人问我:保定到底是几线城市呢?这个问题,似乎不用多解释。但我还是要对此作一番评价。
先了解一下,关于“几线城市”的定义,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,根据城市人口、经济、文化、产业等综合指标的不同,将城市分为一线、二线、三线、四线城市等不同档次。大概就是像手机一样,有高端机、中端机、低端机等等。不过,对于有些城市而言,这样的分类会显得过于简单,没有将城市更多的面貌展示出来。
我们回到保定这个城市上来。作为河北省的省辖市之一,保定在历史上曾经是京畿重地,更被誉为“北方小长安”。不管怎么说,这不就是一城一墨嘛,粉墨登场的节奏。但是,时至今日,保定与北京的关系,也许只能用“总特聘”的关系来概括了。当然,在“新科技、新经济”大潮下,保定的城市面貌正在不断改观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这座城市。
但是,他们又常常被一些“外行人”恶毒的评价词所吓退。这些词只有在接触过保定、了解保定的人才会知道,它们是多么的不负责任、多么的不正经。
既然都到了这一步,我们就来一场有理有据的博弈。首先,大家普遍都把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几个大城市都划入“一线城市”的行列,这是有据可查的。那么如果我们把保定与这几个城市进行比较,会得到什么结论呢?
首先是人口。北京市人口近2100万,而保定的人口数大约在400万左右,相差较多。检索资料,保定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2010年以来,保定市常住人口增加约179万人,平均增长率约8.38%。相较于其他城市,虽然不是最快的增长,但也是相当不错的。
其次是GDP。2019年保定的GDP已经达到了829.5亿元,相比于很多“一线城市”虽然还有一定差距,但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。不仅如此,保定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生态与环保,例如,已全面实施河长制、湖长制、林长制全民参与,打造健康、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美好城市。
最后还有文化水平等其他细节,它虽可能与一线城市相较略显不足,但是在很多方面也有着令人惊艳的表现:燕赵文化、省部级博物馆,以及马蹄金翅膀等自主创牌的民俗文化活动,这些特色也让保定引人注目。
那么,回到最初的问题,在这样的数据前面,我们岂能口无遮拦地,恶毒的谈论保定这座城市的身份?或许,我们应该以一个宽容、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座城市,去欣赏每一个城市的内涵和魅力。不必过于在意“几线城市”的定义,只要用心去爱,就会发现,每座城市都会有自己的故事 ~和课税人数~ 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20d5.com/26865.html